校园时讯

Campus Issue

小细节 大智慧

2014-05-06 作者: [db:来源] 东软新闻 苏婉婷、吕弘哲、陈迪、王丹丹、

4月14日,mg4355继续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校团委学生会协办的“体验贫困,杜绝浪费,六元三角钱过一天”的活动吸引了三百余名学生参与。“六块三毛钱过一天”活动主办方继续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团委书记李倩老师说:“活动的关键就是想要引导现在的大学生去珍惜生活,珍惜资源,能够将这几天勤俭自律的习惯保持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活动让“勤俭节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本期专题,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存在在我们身边的、容易忽略的小细节,关注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QQ截图20170707152749

那些我们忽略的小细节

“在贫困地区的人均日生活费为一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为6元2角7分钱,所以我们以六元三角作为活动标准。”活动的学生组织者赵世宇说。

“六块三”的概念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他们倡导更多的人能体验贫困标准,思考贫困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减少浪费。活动开展初期,大多数同学对“6元3角过一天”持有怀疑态度,但是都希望试试能否完成挑战。一名参赛者说:“我都从寝室带水,早上吃几块饼干,晚餐一个馒头和半包咸菜。我室友还有一天只吃三包方便面的。”

这时候饥肠辘辘的同学们想到了平日里食堂的景象:很多人端着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向食堂餐盘回收处,那里堆积了大量的剩饭剩菜。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此量计算,中国大学生每年倒掉了一千余万人的口粮!

饭菜浪费为何在大学中如此普遍?据调查,学生们主要是不注意自身食量随意点餐,有一些学生因为减肥、饭菜质量差、不合口味、心情不好等倒掉没有吃完的食物,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花钱买来的饭就有权利倒掉。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们来说,很多人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体会不到劳作之苦和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食物浪费在大学食堂中屡见不鲜。在饭价不变的情况下,有的同学会主动要求减少饭量或者将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或者跟朋友一起拼菜,既可以多品尝菜式又不浪费。食堂的工作人员说:“平日里学生们的浪费食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希望学生们吃多少,买多少。”

在食堂采访过程中,有位女生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她的饭盘干干净净,没有一粒剩饭。她说:“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经常下田干活,收割稻谷,深刻地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当看着同学们浪费粮食的时候,我觉得心里很难受。”

除了粮食浪费,大学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浪费现象。白天经过教学区,我们常常会发现“灯火通明”的现象。白天,大部分教室足够明亮,有多少人能够主动去关灯?“经常在网上看东西,也没想太多,看着看着就想买了,再加上价格便宜,更容易动心。”这是很多学生网购时的一个普遍心理。现在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理智的消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物品越来越多,很多物品只能放着不动甚至扔掉……这些浪费细节在我们的身边都随处可见。

大学生浪费,因何而生?

与大学生的浪费现象直接相关的是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活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大学生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理智消费的自控能力较弱。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没有经济独立性,可以说是一个纯消费者,所以大学生对于衡量消费价值和成本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产生浪费行为。

大学生生活经验少,很容易受到广告宣传及同学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大学生一般品牌忠实度比较高,容易受到流行趋势、热门广告的影响,盲目购买一些自己暂时不需要或者说超出经济负担能力的消费,过度消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 

据调查,作为一个纯消费者,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例更高。然而,大部分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经济需求都无条件满足,所以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自身消费对于家庭经济的重大影响,容易产生过度消费。

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他人的劳动果实,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珍贵,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比如,在食堂打饭依食量而自动增减、随手关掉教室里的灯、关掉开着的水龙头等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做起。

小细节体现大智慧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一行中国人在欧洲一家餐厅用餐,由于最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而被罚款50马克。中国人问其原因,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的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权利浪费。

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花钱消费是个人自由,浪不浪费他人无权干涉。殊不知,浪费行为的“溢出效应”更加加剧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浪费不仅是个人的事,更关乎公共利益;厉行节约不仅是一种社会公德,更体现个人的人生智慧。

古今中外,无论是任何国家还是地区,都将勤俭节约作为一种施政理念,并孕育为国家文化,彰显其独特的智慧思想。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仍然要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不得不勤俭节约。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生活中那些勤俭节约的小细节,体现的是对绿色环保的价值观,以及个人修养中的大智慧。

经济学家说过,奢侈是公众的大敌,节俭是社会的恩人。如果人人躬行节俭,注重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从这个意义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作为引领社会新风尚的青年人理应做出表率,倡导勤俭节约的大智慧。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细节,成就大智慧。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细节做起。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不浪费每一滴水?在我们使用电灯、空调、电脑等电器的时候,是不是有意地节约着每一度电?勤俭节约就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细节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升油、一张纸开始。要相信共同的行动与努力,换来会是充满绿色的环境与良好的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熏陶和升华。

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从细节做起,用实际行动倡导具有“小细节,大智慧”内涵的生活,真正让勤俭节约的文化,深深植根于我们美丽的东软校园,成为mg4355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网络微评

@神仙杰杰:纸张浪费看似不起眼,但是积少成多就是一笔大的经济账。

@晓曼:#我的绿色承诺#我是大学生,我承诺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植被,我承诺,我做到!

@中国江苏网:现在许多餐厅里都有文明就餐、浪费可耻的标识。我们更希望这些标识能成为每一个人自觉的行为,引导公众形成一种杜绝浪费、尊重粮食、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

@江西日报安徽工业大学霸气宿管阿姨王廉华,画漫画吐槽浪费粮食等校园不文明现象。王阿姨说,成人,不代表有权在任何场合做任何事。要懂得敬畏环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等到风景都看透:作为大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以身作则感召旁人;其次,发动身边的朋友老师同学去校园、小区、社会上宣传治水的好处,潜移默化形成一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