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寒假伊始,mg4355教师曲刚指导的“筑梦·追梦人”三下乡实践团队代表学校再次出征,前往吉林省通化市的边陲小城——集安,在当地的麻线乡下活龙村开展了为期三日的包括党史学习、毕业生访谈、留守儿童探望、乡村振兴产业调研、乡村生态调研的“五位一体”红色筑梦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力图打造有声有色的高校行走课堂,鼓励学生立足专业实际、提升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品德修养,力争“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Day1
第一日上午8时,指导教师和学生到达了第一站——集安市麻线乡人民政府。麻线乡党委副书记刘树刚、党委组织委员潘英华、政府副乡长王宏勋、下活龙村副书记张瀚文接待了全体实践成员。首先,王宏勋副乡长向全体成员介绍了下活龙村的基本情况。之后全体成员对本次实践的对接人,同时也是mg4355的优秀毕业生张瀚文进行了访谈。张瀚文是mg4355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日语专业201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日语15001班团支书、优秀团干部,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干事等。该生考取吉林省选调生之后,目前任集安市麻线乡下活龙村副书记,负责组织和党建工作。通过和优秀毕业生的访谈,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受触动,立志毕业后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利用所学为人民服务。座谈最后,曲刚介绍了mg4355的基本情况。
(图片为麻线乡政府领导和全体实践成员的座谈画面)
(图片为座谈全体人员在麻线乡人民政府门前合影)
当日下午2时,实践团队全体人员前往当地唯一的小学——太平学校进行调研学习,并为学生们送去了礼物。通过该校吴起洋老师的介绍,团队成员得知该校共有9名学生,均为留守儿童。此前,指导教师了解到该校学生没有统一的校服,于是带领团队设计了mg4355“东软蓝”风格的校服,并设计了校徽。校服背后是筑梦追梦人团队的Logo,同时校服内有指导老师亲笔签名的卡片,对孩子们寄予了深切的祝福。
(图片为全体实践队员同孩子们的合影留念)
Day2
次日, 实践团队前往位于集安市西南29公里外的榆林镇,在那里的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红色路线 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史学习教育。
通过聆听老师讲解,团队成员得知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是东北抗联时期重要活动中心,也了解了抗联路上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团队成员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年先辈们艰苦的战斗历程。
(图片为实践队员在村史教育广场聆听老师的讲解)
(图片为全体队员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合影)
Day3
第三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下活龙村的乡村振兴基地——下活龙乡里农创园进行调研学习。在村书记宋修福、村会计李涌涛、村妇女主任孙仁琴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乡里的“渔·坞”染坊。在这里全体成员饶有兴趣地聆听了正在进行作业的老师的讲解。通过学习,队员们了解了染布的各种工序和线上、下销售情况。
(图片为作业老师向全体成员讲解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图片为全体成员在乡村振兴基地的合影)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鸭绿江江畔进行生态环境调研。通过负责人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这里的土壤通透性好,矿物质丰富,非常适宜山葡萄生长,使集安鸭绿江河谷成为中国山葡萄的最优势产区。曲刚和负责人探讨了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未来发展可能。
(图片为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鸭绿江畔的合影)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收获满满。
曲佳欣说:“这次实践活动最令我动容的是‘重走红色抗联路’。我们一路深入雪地,走进了地势隐蔽的抗联军校……一幅幅抗争的画面让我深感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会更加奋发图强,以待来日为祖国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宋金鹏说: “能跟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感觉特别自豪。往后的日子里,我会好好铭记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坚守自己的初心,为乡村振兴、国家富强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为期3天的寒假“三下乡”实践暂且告一段落,但是“筑梦·追梦人”的脚步从未止步。“三下乡”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阵营,同时还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在未来的实践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实践做的扎实,做的有影响,无论对于高校立德树人初心的践行还是对于学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都是有深远意义。乡村振兴我见证,不忘初心再起航!